当前位置:首页 > 闽人闽事

吴孟超:以救治病人为天职

日期:2021-05-28 17:44

| | | |

  

  5月22日13时02分,中科院院士、“中国肝胆外科之父”、马来西亚归侨吴孟超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

  2011年,一颗编号为17606号的小行星,经国际组织审核批准,被永久命名为“吴孟超星”。吴孟超的离去,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无异于一颗明亮的星,陨落了。

  “一个肯把自己给出去的人”

  吴孟超1922年出生于福建省闽清县云龙乡后垅村,5岁时和弟弟跟随母亲到马来西亚投奔父亲。1940年,年仅18岁的吴孟超心怀抗日救国之志,毅然从马来西亚回国参加抗日活动,因战乱无法赴延安,遂进入同济大学附中学习,决心“读书救国”。

  1943年吴孟超考入同济大学医学院,1949年毕业后在华东人民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1956年吴孟超参军入伍投身到军医大学的创业实践,1958年翻译并出版中国第一本肝脏外科专著《肝脏外科入门》,同年组成以他本人为首的“三人小组”主攻肝脏外科。

  吴孟超带领“三人小组”成功完成世界上第一台人体中肝叶切除术,仅用7年时间,从无到有,将中国的肝脏外科提升至世界水平。

  “这世界上不缺乏专家,不缺乏权威,缺乏的是一个‘人’——一个肯把自己给出去的人”。吴孟超院士曾说过这么一句话,也真的心甘情愿把自己“给”了出去,九旬高龄的他,早已到了退休的年纪,却依然坚守在门诊、手术室和病人的病床前。96岁生日当天,他仍工作在手术台上。

  吴孟超院士获得荣誉无数,1994年获全国“侨界十杰”荣誉称号;1996年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医学专家”荣誉称号;2005年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8年被评为“上海市教育功臣”;201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同年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将第17606号行星命名为“吴孟超星”;2012年荣获“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医学院荣誉院士称号”,2017年获全国“最美医生奖”。

  吴孟超说,“我最大的幸福就是倒在手术台上。”据统计,吴孟超从医70余年,主刀完成了1.6万多台肝胆手术,救治了1.6万余名患者。

  从马来西亚归侨,到踏上医学救国之路,他常说:“一个医学家应该把国家和人民的需要作为终身追求。”

  “只要病人需要,我随时可以投入战斗”

  从1963年首次突破“中肝叶”手术禁区后,吴孟超一直坚持做手术,直到2018年,96岁高龄才告别手术台。

  他对患者关怀备至,冬天查房时,他总是先把手搓热了才开始给患者检查。做完检查之后,总会顺手为患者拉好衣服,掖好被角,并把鞋子放在最方便的位置。

  每次手术缝合,他都是用手缝线。他说:“我们要多用脑和手为患者服务,器械用一次,‘咔嚓’一声1000多块,我吴孟超用手缝线,分文不要。”

  女儿吴玲回忆,接待上门的病人是吴孟超行医生涯中经常发生的事,她往往会退到一边,看着父亲上前给病人“叩诊”。父亲会上前握着病人的手问病情,甚至额头碰额头去试病人的体温。一天,一位白天没能挂上吴老的号的肝病患者敲开了吴孟超的家门,吴孟超招招手,让这位来自安徽乡下的病人躺在客厅的沙发上。吴玲拿出布单,说铺一下沙发干净些。吴孟超眼睛一瞪:怕什么?我都不怕!

  吴孟超对病人的爱,由内向外溢散。每年大年初一,吴孟超都会穿着军装,带领值班医护人员,到病房里去给住院病人拜年。

  “吴老说,大年初一不能回家的病人,得的都是大病,要投入多一些。”东方肝胆医院护理部主任李丽跟随吴孟超工作多年,从未见过吴孟超对病人说过一句重话。

  退役老兵罗永兴已经年近70岁。20年前,罗永兴确诊肝癌晚期,是吴孟超主刀切除了13厘米长的恶性肿瘤。罗永兴后来做了一面锦旗送过去,吴孟超不高兴了:“100元钱不是钱?你生病不花钱吗?”

  锦旗没有收,过年时吴孟超还给罗永兴发贺卡,祝他健康快乐每一天。罗永兴说:“我就是按吴老说的那样,健康快乐的又活了20年。”

  2019年1月,97岁吴孟超在退休仪式上说:只要病人需要,我随时可以投入战斗!“自己只是从院士的位置上退休,而在医生这个岗位上,我还会继续干下去。”对他来说,最大的快乐就是治好病人。

  有三颗“心”的人

  吴孟超曾反复表示,“无论是自己从医还是考察培养学生,无外乎三颗‘心’:细心、热心和爱心”。

  他常说“我就见不得病人受苦受折磨的样子”,而为了病人,他不辞辛苦。多年的医疗工作,在这位老人身上留下了明显的印记,常年握手术刀,他的右手食指已经严重变形,常年手术时用力抓地,他双脚的第二个趾头,同样“默契”地压在大脚趾头上,这些病痛曾带给他多少困难,我们无从得知,我们知道的是,在一次长达10个小时的手术后,耄耋之年的吴孟超院士衣襟湿透,嘴里还说着“我老了,我的日子不多了……我得争分夺秒”。

  直到96岁,吴孟超依然坚持每周至少完成3台手术,他说,“我自己身体还可以,而且主要是为了带教年轻人,培养年轻医生。”

  别看吴孟超对病人从不发火,对护士也不生气,但医生们都怕他。这是因为他唯独对医生凶得不得了。挨骂,几乎成为所有医生们的共同记忆。一个人挨了骂,另外的人就会上前安慰他:“吴老骂你,是因为他没有放弃你。”

  姜小清在吴孟超身边工作了40多年,就没少挨骂。“用药贵了会被骂,病历写得再好,也会被他挑出毛病。”姜小清现在已经是科主任,成为全国著名的胆管外科专家,他首创的姜式吻合法,术后并发症低,他主刀的手术用药少、耗材省。“都是被吴老骂出来的。”姜小清说。

  吴孟超骂人总能骂到点子上,很多学生被他训多了,也就训出了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作风。已是国内著名肝胆专家的沈锋教授形容自己对病人是“战战兢兢”,从术前准备到术后管理,流程务必清晰。“吴老对保障医疗安全太严格了,抓得事无巨细。”

  这种作风后来被提炼成为“勇闯禁区、勇于创新、勇往直前、勇攀高峰”的吴孟超精神。吴孟超只要不出差,每晚7点35分就开始在病房里转。就算出差,他也会晚上突然打电话到值班室,看医生在不在位。跟随吴孟超36年的博士严以群写的“医嘱记录单”,吴孟超翻来覆去看了几遍没发现大毛病,仍把桌子敲得“咚咚”响,说是字写得不好。

  “他总是能在你最熟悉的领域找到你想不到的错误。”严以群说,他办公室的墙上,挂有一份和规章制度钉在一起的检讨书,那是当年他代开一张处方单写下的3000字反思。

  骂归骂,不过吴孟超还有一个习惯,就是学生们出国进修回来,他都会亲自到机场迎接。面对学成归来的年轻人,吴孟超会热情伸出双手:“欢迎回国!”

  他培养的一批学术人才梯队脱颖而出,培养的250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已成为我国肝胆外科的中坚力量。“培养出超过自己的接班人,是我最大的心愿,也是对我最大的奖赏。”吴孟超说。

  吴孟超院士说,他一辈子就干了一件事,那就是与肝癌做斗争。一个人一辈子做好这样一件事,是多么不易,又是多么伟大!(钟乔 黎云)

附件: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