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闽人闽事

陈水俊:历劫而生 志在振兴中华

日期:2021-06-18 18:23

| | | |

  

  陈水俊(1919年—2012年),新加坡著名慈善家。他对外自称陈振华,1982年在京创办中国首家民间基金会“世华教育基金会”,累计捐出数以亿计的资金,为祖籍国的教育、科研等公益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坚持抗日 虎口脱险

  1919年4月25日,陈水俊出生于南安诗山霞宅村(现诗山镇鹏峰村),出生时父亲已过世,母亲含辛茹苦地养育兄弟二人。为了生存,母亲常为人家缝制鞋帽衣裳和装饰品,懂事的陈水俊在孩童时就帮忙放牛、种田。12岁那年,母亲去世,只在学校念了3个学期的陈水俊被迫失学打工。

  此后,他寄居在四伯父家,为了养活自己,到理发店当学徒,出师后走街串巷为人理发。1937年,为谋生,他背井离乡,登上了开往新加坡的船。

  不久,“七七”卢沟桥事变,南洋华侨纷纷响应,成立支援祖国抗战组织,其中,陈嘉庚于1938年10月领导成立了“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简称“南侨总会”),广泛发动南洋华侨支持祖国抗日。

  初到南洋,身无积蓄的陈水俊仅靠微薄的工资度日,但他依然坚持每月从20元的工资中捐出3元给南侨总会,支持祖国抗战,并积极参加南侨总会组织的爱国活动。

  身居海外,心念祖国。有一次,陈水俊在一个旧报摊翻到一篇关于日本军官在南京进行惨绝人寰的屠杀比赛报道时,悲愤不已,破口大骂。此后,无论身在何方,陈水俊都坚持看报纸、电视新闻,了解祖国和家乡的发展变化。

  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逼向新加坡。陈水俊参加了华人自发组织的抗日义军。日军占领新加坡后,实行大清查、大屠杀,大肆搜捕抗日分子,陈水俊的身份暴露,不幸被捕。在被送往行刑地的山路上,当卡车进入弯道减速时,他急中生智,跳车钻入附近密林里逃生,虎口脱险。

  日本投降后,陈水俊开始涉足商界,寻觅商机。从上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60年代末,白手起家的陈水俊艰苦经营,涉及橡胶、日用百货、木材加工与木材出口等行业。上世纪70年代,在马来西亚,他的产业以及涉足的社会慈善事业和公共服务事业都达到巅峰,成为吉隆坡商界明星。

  事业有成后,陈水俊一方面关注中马邦交,密切关注中国发展情况;另一方面积极捐资参与华人社会的公共福利事业,致力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事业快速发展的10多年间,陈水俊在多达30个企、事业和社团中任职,其中公益慈善组织17个,他捐出大笔善款改造扩建吉隆坡同善医院和中华独立中学、创办精武体育会等,成为华人圈著名的慈善家。后因种种原因,陈水俊的企业破产,债台高筑,但他仍守信重义,历尽艰苦终于在67岁时还清债务,后又从头打拼,东山再起,终成商界巨子。

  回乡反哺 给全村汇来度岁金

  尽管父母早逝,家乡几乎没有至亲,但重情重义的陈水俊始终记得,自己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家乡有曾经照顾过他的人。

  陈水俊十分孝顺,母亲去世后,一直都是四伯父陈宏安为他安排生计和学艺,陈水俊一直铭记在心,1994年,他在南安市医院捐建了一幢“宏安楼”以示怀念。之后他又把在鹏峰中学捐建的宿舍楼和教学楼分别命名为“金榜楼”和“慈母楼”,以缅怀父母的养育之恩。

  他忆及当年下南洋临行前,疼爱他的四伯母来送行。把他送到屋前的溪边,这条溪没有桥,村民为了过往方便,在浅滩处一步一块石头连起来,称为“石跳”。缠着小脚的四伯母无法踏过“石跳”,远远挥手与他告别。他当时便立志将来有钱要回乡建一座石桥,以报答乡亲们。上世纪60年代初,他托人给乡里捎回人民币7000元,把石桥建了起来。

  陈水俊的邻居陈连编老人回忆说,他还清楚地记得,在上世纪60年代初的困难时期,得知乡亲们生活十分困难,有一年过年前,陈水俊按人口给全村汇来度岁金,每人5元,“当时一斤猪肉才7毛钱,全村人都过了个好年,全南安都轰动了。”

  创中国首家民间基金会组织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百废待兴,呈现出一派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年近花甲的陈水俊在欣喜之余,也想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参与祖籍国发展建设中,陈水俊对外自称陈振华,有“振兴中华”之意,表达他对祖籍国的深深爱恋。这其中,“振兴中华教育科学基金会”便是他对祖籍国拳拳之心的具体落脚,这也是中国第一个由海外华人捐办的民间基金会。

  创办这个基金会,背后有段鲜为人知的故事。1978年10月,陈水俊到北京,受到时任国务院侨办主任廖承志的接见。得知家乡的华侨大学准备复办,陈水俊当即表示愿意捐资购置设备。不仅如此,陈水俊还用这笔钱帮华侨大学从国外购买到上世纪70年代的高新技术产品——一部大型计算机,这是国内第一部大型计算机,还曾为国家的航天科研事业作出贡献。1979年,他捐出巨资,支持国家选送优秀人才出国深造。

  1979年10月,陈水俊再到北京,他向廖承志表示:“本人愿抛砖引玉,捐资在北京倡办基金会……”当时,民间基金会尚无先例,廖承志听后大为赞赏,表示将全力支持。1982年,“世华教育基金会”在北京成立,陈水俊担任会长。此后,“世华教育基金会”改组并更名为“振兴中华教育科学基金会”。

  基金会成立以来,受益学校、师生无数。该会先后赞助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暨南大学、华侨大学等高校部分出国访问学者的经费,在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全国10多所高校和家乡学校设立贫困生助学金,资助国家地震局、中国华侨历史学会、澳星发射有功人员、希望工程等。

  没有豪宅、保姆和司机,只有近百平方米的小三居室,客厅连着餐厅,家具用了几十年;出门搭公交车,只有3人以上一起出门才打车;为省电话费,与对方约好在清晨话费最便宜的时间段通电话;一件大衣穿了40多年也毫不介意……经历过多次大人生起伏的陈水俊,对钱财看得十分豁达,他常说:“人赤身而来,应轻松而去。”他很早就决定,百年后只给家人留下“三费”,即基本生活费、医疗费和教育费,剩下的全部捐给社会。(南彤)

附件: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