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宗南,原名杨望,祖籍福建泉州,2004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导演、音乐制作人、唱作人、跨界营销策划人。
代表作:《我们同唱一首歌》《花开的街巷》《走天涯》《叶问》《无尽之旅》《簪花围》。
“寻根路,你我对话,穿越了海峡,两岸从来是一家”。2022年,一首由两岸知名音乐人联合创作、唱出两岸骨肉亲情和团圆期盼的MV《我们同唱一首歌》,以动听的旋律触动了两岸同胞的心弦,引发了深切的情感共鸣和文化共鸣。至今这首旋律依然回荡在许多人心中,温暖而持久。
闽籍音乐人杨宗南也因为参与了这首歌的创作,被人们熟知。近年,他将目光投向家乡,以乡情为灵感源泉,创作了许多融合福建文化元素的中国风歌曲,更是吸引了许多年轻人对家乡的关注。记者专访了这位用音乐抒写美丽乡愁、讲述福建故事的创作人,通过对话揭开他的音乐创作背后的故事,探究福建的美景、人文与情感是如何在他的音符间生动展开。
“因为共同的情怀,我和方文山一拍即合”
问:《我们同唱一首歌》MV中展示了台湾三兄妹来大陆寻根的情节,据说取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能谈谈背后的创作缘起吗?
答:是的,这首歌的创作灵感源于一则新闻报道,说台湾的林氏三兄妹在爷爷去世后,靠他留下的半张族谱来到大陆寻根,后来成功在福建莆田找到亲人。这个故事叙述起来或许简单,却承载着非常动人的情感力量。
我想象,当三兄妹怀揣着对爷爷的思念,与对自己源流的探寻,踏上祖籍地的那一刻,这个故事便超越了单纯的新闻报道,成为了一个震撼人心的证明——无论时空如何变迁,血脉亲情的力量总能穿越重重阻隔,拉近心与心之间的距离。
我当时有感而发,很想把这个故事写成歌,又想到如果能联合两岸音乐人一起来创作,为这份跨越时空的两岸情缘谱写乐章,一定意义非凡。于是立马向多年好友、台湾知名作词人方文山发出了填词的邀请,并告诉他这次创作完全是公益的。没想到他一听是表现两岸亲情的主题,一口就答应了,说这也是他很喜欢的题材。可以说,为了共同完成一个情怀之作,我们一拍即合。
“旋律灵感来自《三字经》和中国五声调式”
问:您与方文山合作过程中有怎样的体验?创作背后有哪些值得分享的故事吗?
答:方文山对传统文化研究颇深,他创作的中国风歌词备受推崇。虽然与他相识多年,这却是我们首次合作,我可不敢掉以轻心。当我问他对谱曲有什么要求时,他说“你随便谱曲,我都可以填”。一句“随便”更加激发了我“不输阵”的劲头。
构思旋律的过程中,我努力从闽台民俗文化、影视音乐等素材中汲取灵感。有天开车时,脑海突然浮现一座闽南古厝的景象,一群孩子在厝前蹦蹦跳跳念着三字经,旋律瞬间涌出。我赶紧靠边停车用手机记录下来,起头律动全是三个字的,中国五声调式,几乎是一气呵成完成了主歌旋律的创作。虽然起于一时灵感迸发,但仔细想来,宫商角徵羽和三字经是流淌在每个炎黄子孙血液里的调式和律动,也是两岸共有的文化符号,用来表现这首歌是非常契合且富有深意的。
回家后,我立马录了一段试唱样片,并将精心设计的填词要求编成词唱进小样里,发给了方文山。他看后说“这个demo好酷!”他一定好好填。网上都传方文山“爱拖稿”,但这次他一个星期就交了稿,不仅严格按照字数和律动的要求,还巧妙运用了中国诗词中“顶真”的修辞技巧,效果十分惊艳。这种首尾相接的句子,很适合两岸歌手交替演唱,在形式和内涵上都能营造出延绵不绝的美感,不仅赋予歌曲更加饱满的情绪,也传达出一种情感的共鸣和文化血脉传承的力量。
事后方文山在一次访谈中提到,当时收到我的试唱小样觉得好特别,他特地用闽南话说了一句“输人不输阵!”我一听,感觉好亲切,也很有默契。可以说我们这次合作,既有音乐人间的“比试较量”,也透着闽南人特有的“不输阵”的拼搏精神。
“创作的初衷,就是把团圆的信念一代代传下去”
问:这首歌在新媒体平台发布后引起热烈反响,有没有收到一些让您印象深刻的反馈?
答:我印象很深的是抖音上一位台湾网友的留言,他说自己出生在台湾,来大陆工作20多年,并在大陆结婚生子,听了这首歌后很有感触,就带着小孩一起看MV,告诉他阿公阿妈的祖籍地在广东和福建,一定要牢记自己的祖先是来自哪里,不能忘本。后来小孩把这件事写进了作文,还被老师当成范文分享给更多小朋友。能把两岸骨肉亲情的眷念,团圆的信念和期盼一代代传下去,这正是我们做这首歌曲的初衷。
“家乡,是我创作的灵感之源”
问:您原名杨望,后来改名杨宗南,这个名字有什么特殊含义吗?
答:其实这是我给自己取的艺名,“宗南”就是“宗在南方”。我常年在外打拼,后来定居北京,但我始终不忘自己的根在南方,我也常常对自己的孩子这么说。另外,这个南字还取自我老家楣匾上“道南衍派”的南,它承载着家族的历史文化信息。道南衍派,指的是杨氏的一位先祖——有程门立雪的典故流传于世,被程颢评价为“吾道南矣”的福建理学家杨时。其实闽台地区都有一个共通的传统,就是通过门楣匾额描述家族的姓氏源流。所以每当别人问起我的艺名,我也会把这作为传播家乡门楣文化的一个机会。
问:浓厚的家乡情结不仅嵌入您的艺名,也体现在您的音乐创作中吧?是什么时候开始,您有意识地把福建文化元素融入自己的音乐创作中呢?
答:家乡不仅是我生长的地方,也是我心灵深处的归宿,是我创作灵感的重要来源。我专门为家乡创作并演唱的歌曲,始于2017年创作的一首《花开的街巷》。那时我已离开家乡18年,给很多城市写过歌曲,拍过宣传片,但一直遗憾还没为自己家乡写过一首歌。一次飞往北京的旅程中,灵感伴随思乡的情绪迸发,脑海中连词带曲出现了两句话:走走咱厝的街巷,看看咱厝的人……于是我立马用笔在弃物袋上开始创作,可以说是把我儿时最深的记忆和对家乡的眷恋都融入这首歌曲中了。后来我自掏腰包找了音乐圈里非常优秀的乐手一起来合作,很用心地制作了这首歌。后看到很多网友说因为听了这首歌特地来到泉州旅游,到歌曲里提到的景点打卡。《走遍中国》的导演也因为这首歌对泉州念念不忘,前段时间他直接把剧组带到泉州拍摄节目。通过我的作品,能让更多人了解并喜欢我的家乡,这件事让我觉得特别欣慰和自豪。
“兼收并蓄,融合创新,让传统文化走得更远”
问:您的国风歌曲多融合了传统文化和流行音乐元素,在创作过程中,您是如何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以增强其吸引力,让更多人喜爱这种融合音乐的?
答:福建人向海而生,福建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文化精神。在音乐创作中,我也想通过融合创新来向先辈们的这种精神致敬。创作《花开的街巷》之后,我在音乐上越发关注于探索和继承福建文化、中华文化,写了很多具有中国风的歌曲。
我最近创作的新歌《簪花围》就是一个尝试,其中结合了国风歌词、传统南音元素和南美新派爵士乐巴萨诺瓦。我希望通过多样性的探索和创新,吸引更多年轻人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因为只有他们的喜欢,传统文化才能得以传承。比如福建南音被誉为中国音乐的活化石,这门艺术本身博大精深,对外行人来说可能有一定的欣赏门槛。如果能将其与流行音乐结合,让年轻人更容易接受,先入门之后再逐渐了解和深入研究,我认为这对传统文化来说会是一种有效的推广方式。
“立足福建,放眼世界,探寻更多新的可能”
问:能分享一下未来创作上有什么新方向吗?什么领域或项目是您特别关注或渴望尝试的?
答:我希望未来的创作能和福建有更多联系。以前我大多数时间都在从事音乐创作,同时也尝试了导演工作,包括为北京冬奥会、中国航天日等拍过宣传片。但我想自己不能仅仅满足于写一两首歌,拍一两部片子,而要站在更高的高度,真正去发挥自己更大的作用,比如以自己的“手艺”为切入点,引入北京乃至世界各地的优质资源,与福建结合,致力于做一些有益于文化传承、文化传播、文化交流方面的工作,让福建故事传得更远,这是我对未来的规划,也是我对自己的一个期许。
(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