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闽韵传情

至诚的漆艺传承者——试读孙曼亭新著《髹饰录:工艺解读》

日期:2024-03-21 10:15 来源:侨办

| | | |

  孙曼亭,福建省漆艺大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毕业于福州业余大学中文系,14岁时师从著名漆艺家林兴植(民国时期福州著名漆器商号“林钦安”后人),从事漆艺工作58年。擅长福州传统漆艺“赤宝砂”“釉变”“台花”“雕填”等技法。曾长期担任福州市工艺漆器厂技术厂长。

  以“行外”身份触碰孙曼亭《髹饰录:工艺解读》一书,是由黄大成的故事引的。

  黄大成,安徽新安平沙人,是明隆庆年间一位名漆工。他的《髹饰录》为我国现存唯一的一部古代漆艺专著,但在国内失传,几百年来仅发现一部抄本保存在日本。差不多100年前有位叫朱启钤的人,从日本获得抄本并刊刻行世,于是一个不太热闹却诚心的接力开始,其中有原籍福州的王世襄……

  我家有多本书,如年少时一次心血来潮购买的俄文版《莱蒙托夫诗选》、化学博士的亲戚所赠《催化学》等。我注定阅读不了这些书,只能捧书抚摸而己。《髹饰录:工艺解读》不像前面俄文、化学书那样无法打开,我多少能在字面上读一部分。

  孙曼亭身世坎坷,14岁招工进入街道工厂当漆工学徒,从临时工艰难上升固定工,同时分担起全家生活的重担。她在国营的福州市工艺漆器厂,从漆工、创新组长、漆车间主任干到技术厂长;32岁那年获得福州业余大学中文系的毕业证书一一哪一步是容易的呢?

  我向来认为著作者偶赠书于非同行,不是不智之举,亦非多余的礼节。著作者请他人分享,是为见证自己的努力和收获。当我喜获《髹饰录:工艺解读》时,我真正感受到了孙曼亭那绝非虚荣而是极其正常的荣誉感。她既有情商又有智商,内心具有丰富的内涵。而我有了外行的“摸书”之法,可以诚实又轻松地面对这本书。

  夜深时分,我抚摸《髹饰录:工艺解读》,欣赏其大气装帧外观之后,打开排列颇显庄重的正文,抚摸着两三百幅漆艺作品以及著作者孙曼亭历次获国家金奖作品的摄影件,屋子仿佛因此变得静谧。我将书合上,用手掌轻轻地压一压书,对书,对著作者说:“了不起啊!”

  一个人退休,表象上或在人们视野中,如同他们站立在山上的一个位置,突然开始下山,每一步都包含着随时中止的可能。然而又有一批人,他们在“下山”的某一刻,忽然觉得人生风景正美,与风景匹配的是自己的最为成熟的心态。仿佛下了四五十年的司空见惯的一盘棋,弹指一挥间化为一盘精心设计的棋局,眼前一道彩虹折射于他们的脸,原先引人怜悯的皱纹,忽然在神秘的魔法之下变成狡黠的开朗的微笑——他们不再以“退休人”的悲怆面孔示人,攫住走向完美的“最后机会”,内心奔放地说:“试一试罢!”

  这是我对孙曼亭的总体印象。

  对她退休以来的日子得这么说:她努力做一件件自己喜欢的事。而这一件件事本来就是她退休前的职业——她一辈子赖以生存、决不移情别恋的脱胎漆艺。正因如此,她身心沉浸其中,岁月递进,送她到了美好的境界。

  两年前,她应邀于福建图书馆做了一场与著名的自由摄影家陈伟凯的“漆艺对话现场”节目录制,并顺利完成。后来人们才知道,前一个晚上她还在极其严重的咳嗽之中,她害怕第二天身体不支,也害怕许多苦难的回忆跟上讲台……一夜流泪,眼角都破了。

  在录制现场,她下决心专讲工艺,只报喜,不报忧。也许天佑不经常上台的她,那天她台风自然,表达流畅。从开局关于“第一件”脱胎的故事,到几十年来跟血液一起流淌“漆艺与技艺”语言,是那么顺畅地流入观众的心田。她举重若轻,信手拈来,不卡不顿,又厚重又深邃,充满气场。更重要的是,她奇迹般地一声不咳,完全是一个健康人。

  正是那时,她做出一个其实是“命定”的决定——她是在2013年接触到王世襄先生的《髹饰录解说》,至“漆艺现场对话”之日,己读了7遍,她决定做自己的一本“工艺解读”,对《髹饰录》进行工艺注释。

  我只是“摸书”者,说不清楚关于这本明代黄大成著的《髹饰录》更多的话,对书本身没有发言权,关于晚明嘉兴西塘名匠杨明第一次注解,后又出现关注者朱启钤、王世襄等。孙曼亭一一她是接力者之一,还是当代唯一的接力者或为“终结者”?我无力断定。

  她的师傅是漆艺大师林兴植。正如她在“漆艺对话现场”对观众说:“林鸿标、林兴植是父子关系。林钦安是漆器店名、商号,是我师傅林兴植父亲林鸿标创办的!”亏她这么牢牢地记住,因为她想让今天的人们记住。

  她想要借《髹饰录》将师傅的“灵感”镶嵌其中,让师傅的灵魂飞翔,更牢地附着于传承的链接中。决心既定,在这本工艺注释里,她将师傅当年“手把手”教的、如今在心版上铆钉似牢固的一字字慎重地卸载下来,作出更清晰、更深刻、更妥贴的表达。她不为自己能增补几个字的心得而兴奋,而是尽心为这座在中国无人不知、又恐怕被人忘却的漆艺之城添砖加瓦。

  她退休多少年,实践多少年,思考多少年,这些实践与思考都在《髹饰录》中以平行、交错、互映、比较等方式一一考证,一一鉴定……她在繁忙运作时,不时在圈子告诉亲友:这本书才是我54年漆艺生涯之结束,只要能出,我愿全部付出,包括身家性命……

  她在第三稿时打印了四本,恭敬地请福建师范大学王子宽教授审阅,又根据他的意见一一修改,怕序里的古文有差错。

  《髹饰录:工艺解读》终于按脱胎工艺有多少道工序,她也多少工序完工了。她这时才弱弱地说:在福州漆艺工艺这一行里,我应该比较内行了。她还将《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法工艺工序目录》《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法漆料配制目录》《福州脱胎漆器部分漆材料与工具的制作》等作为附录。她要让所说所注所释达到这样的效果:当初学者打开书,立感到明晰、可读,甚至觉得“容易”——尽管脱胎漆器这一行十分艰苦、磨人。她喜欢当这本书出版之后,人们这样说:其实这就是一本漆工工艺书而已……

  她的书的意义不是我能估量的。她所花的精神虽只在一本书上,但这足以让她倾注了身心的一切,为了让漆器工艺能有一部流传下去的“真经”。

  我抚摸着书,冷静地想:即便有了《髹饰录:工艺解读》,漆艺还是“冷门”,决不会变成“热门”。对现代人而言,再怎么热火朝天宣传,也吸引不了更多的人从事此行业。此书不可能成“畅销书”是必然,此书出版无法获更多的功利是必然。

  这一切她在下决心做之前已了如指掌。从这点看,《髹饰录:工艺解读》作为成功之书的同时,又是一本“失败之书”。为此付出一路辛苦,难道这样才是崇高的境界?我想是的,对小众的行业都是如此。对小众的漆艺界,《髹饰录:工艺解读》一书出版应是大事,后代有了可学可用的“典籍”,是漆艺一行的一份重礼。

  但我仍期待能有更多的漆艺爱好者将《髹饰录:工艺解读》揽入怀中,真心拥有,视之为宝。该书所娓娓道来的“技术活”,一定会融入历史,被时间记住,被地球保存,这样著作者也就无憾了。

  (陈柳傅)

附件: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