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闽韵传情

艺文兼备 弘道于贝——记贝雕艺术家詹立新

日期:2024-08-02 17:53 来源:福建侨报

| | | |

    

詹立新,福建平潭人。现为平潭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平潭贝雕艺术研究院院长。

   

 ▲《海之恋曲》

   

 ◀《和谐》

   

 ◀《为荷而来》

   

 ◀《觅春》

   

 ◀《节节高》

中国数千年民间文艺如江河浩荡、横无际涯,其珠玑宝藏灿若繁星,不计其数,而沉浸其中之践行者,代代相承,创造了民间艺术的繁盛与浪漫。詹立新便是其中之一。

现年五十余岁的他,出生于福建平潭岛。他的祖辈在清代乃平潭“水师世家”,连续七代人“班兵戍台”,是平潭著名的“海坛水师”后裔。出生于“武将”世家的他,却毫无“武人”气质,是一位地道的“儒者”和“艺人”。

詹立新延续父亲40余载的教书生涯,也当了35年的教师。而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他以持续的投入和热忱,成就了一位民间文艺——“贝雕”的追梦者。

贝壳,是大自然的美丽馈赠。贝类除了可以作为食物外,在古代,贝壳也成为钱币、工具,先民还将其用于工艺和装饰。

福建平潭,这片亚热带海域之千礁百屿因为淡咸水交汇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丰富的贝类资源,也成就了闻名全国的“壳丘头文化”,是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重大发现之一。

平潭先人即善用贝于生产、生活之中。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这里诞生了全国首家具有现代意义的“贝壳工艺厂”,1959年更名为“平潭贝雕工艺厂”。该厂的创建,开拓了当代贝雕艺术的先河,也具有全国性的影响力,更打造了平潭贝雕艺术的流派和风格,于今乃被广为认可和传扬。然而,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因时代发展和自身管理等诸多因素,平潭贝雕工艺厂倒闭。难得的贝雕艺术一时花谢,令人扼腕长叹。

2010年前后,詹立新之弟詹胜组建团队,在平潭创办“映像海坛”文创公司,代表着平潭贝雕在退出历史舞台20多年之后的生命复苏。作为教师身份的詹立新,则利用业余时间,在贝雕艺术的探究方面给予加持,不知不觉中,他也成为一名贝雕艺术家。

詹立新早年即兴趣书画艺术,兼而为文,可谓“艺文兼备”。他回忆说,七岁时第一天放学回家,父亲就教写毛笔字,从此这一笔就“书写”了整整五十载。由书及画,由画及文,便奠定了他的文化艺术功底。数十年风云逝去,其审美、认知和技法,浓缩为心中的不懈追求,对贝雕艺术的探寻也愈加坚定。

贝雕艺术,浅层次看是手艺,深层次看是文化艺术,特别是诗书画艺术,是民间工艺美术和文人画审美的高度融合。詹立新善于发现书画艺术和民间工艺的结合,便将自身的优势融入其间。由此,詹氏兄弟不仅将消失20余载的平潭贝雕“复活”,而且创新了贝雕艺术的材料、工艺和表现手法,让贝雕在新时代绽放新的辉煌。

贝壳的种类丰富多样,单就天然和传统工艺材料以及现代材料的广泛利用,就可让作品产生良好的视觉效果。詹立新在贝雕艺术创作中十分注重新材料和新技法的应用,也在综合材料基础之上,发挥他的书画技能并融入对传统审美的理解,令每一件作品都如梦似幻,呈现极佳的艺术效果。

詹立新的贝雕有传统文化的深层浸染。中国视觉艺术以诗、书、画、印融合为框架,强调意韵神采和技术表现。所以,贝雕也必须借助于此。没有诗、书、画、印的艺术高度,也不可能创造贝雕贝画的高度。深耕于此数十年的詹立新,之所以能如鱼得水似地在贝雕艺术中大胆表现,所依赖的是对传统文化的修养和实践。

詹立新对贝雕总是精益求精。深具文化情怀的詹立新,孜孜以求每一件作品的质量,一点不肯马虎,面对一些又薄又脆的贝壳,一不留神,稍微用力过猛,就可能前功尽弃,整件作品都得报废,可哪怕再耗工耗料,詹立新也总是追求完美,一定要使作品尽善尽美。这可能也是文化人的风骨和追求吧。

贝壳艺术,是古老的,又是现代的;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詹立新以一位数十年传道授业者的执着,以一位艺文兼备的踏浪人,投入到福建特色民间文艺——贝雕艺术的创造中,虽难以企及艺术之巅,他也“不亦乐乎”。正如《诗经·小雅》所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艺术,常常是寂寞之道,但詹立新从来不孤独奋战。他以特有的责任感和同理心,兼为平潭综合实验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和平潭贝雕艺术研究院院长。同时,他参与创办了平潭海峡民间艺术馆。近年来,詹立新遍访平潭贝艺前辈,在精进贝雕技艺的同时开展贝艺深度交流,组织贝雕艺术进校园等活动,通过研学的形式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贝雕、喜欢贝雕。

说起文化,詹立新侃侃而谈,说起贝雕艺术,他深情和憧憬。他希望贝雕成为平潭国际旅游岛的艺术名片,成为平潭与世界对话的语言,成为艺术家生命价值的永恒体现……

(赵曙合)

附件: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