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清,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副教授、高级工艺美术师。本科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2011年硕士毕业后留任广西艺术学院,2015年公派赴美国访学,归国后潜心创作与教学,现为多所高校客座教授。其作品《呼吸》获雕塑网大赛优秀作品,《活着——风》入选广西艺术作品展,《粉红时代》摘得广西工艺美术金奖,多件作品被收录于《中国雕塑年鉴》,并被海内外文化机构及藏家珍藏。
读书期间,李华清虽身在异乡,但心却始终牵挂着那片生他养他的土地——福建。他以刀为笔,以泥为墨,将闽南风骨刻入雕塑肌理。他的创作根植于闽南文化的沃土——从渔村码头的喧嚣烟火,到传统节庆的民俗符号,皆化为他手中的艺术语言。
在《活着——风》中,他以粗犷的青铜线条勾勒闽南渔民劳作的坚韧身影,麻绳编织的网兜似被海风浸透沧桑;《粉红时代》则以陶土与金属结合,抽象演绎惠安女的服饰纹理,赭红色调中流淌着闽南女性的温婉与刚毅。其作品既承载着传统符号,又赋予当代审美意趣,正如艺评人所言:“李华清的雕塑,是闽南文化在三维空间中的诗意再生。”
李华清的艺术之旅,是一场从具象到抽象的哲学漫游。早期作品如《无题》,以写实手法捕捉人物的细腻情态;近年创作的《生命的传奇》系列,则大胆突破形制束缚,将植物果实与人体曲线熔铸一体,以扭曲的金属线条与流动的树脂质感,隐喻生命的勃发与无常。
他擅用多元材料:青铜的厚重、陶土的质朴、玻璃的剔透,皆成为情感的载体。作品《呼吸》以镂空的不锈钢片层叠成螺旋状,光影交错间,似有南音曲调在风中流转;《活着——风》则以残缺的贝壳与浪花状琉璃并置,抽象演绎闽南人与海共生的精神图腾。
李华清的雕塑作品不仅在国内艺术界享有盛誉,还多次走出国门,在海外展出并受到广泛好评。他的作品被多家文化机构和私人收藏家所珍藏,成为了闽南文化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是闽南文化海外传播的“三维名片”。
2016年,他在美国西俄勒冈大学成功举办了《生命的传奇》个人雕塑作品展览。这次展览不仅展示了他近年来的创作成果,更让他有机会与国际艺术界进行深入的交流与合作。他的作品得到了美国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一再肯定,也为他赢得了更多的国际声誉。此后,他的雕塑作品又多次参加国际艺术展览与交流活动,将闽南文化艺术带到了世界的舞台上,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上了闽南艺术。
身为师者,李华清视艺术传承为己任。在广西艺术学院,他开创“在地性创作”课程,引导学生从本土文化中汲取灵感;作为客座教授,他常携学生深入闽南村落,在宫庙雕梁与惠安石匠的凿击声中,寻找传统工艺的现代转译之道。其弟子多次在全国雕塑赛事中斩获佳绩,更有人将闽南元素融入公共艺术,让文化血脉在城市空间中延续。
从闽南海岸到国际艺坛,李华清以雕塑为舟,载着文化的基因破浪前行。未来,他还在持续创作。正如他所言:“雕塑不仅是空间的诗,更是时光的锚——我要让世界看见,闽南之魂如何在金属与泥土中永生。”
刀锋游走,泥土涅槃。李华清以当代雕塑语言,让闽南文化在虚实交错中焕发新生。这份执着,恰似泉州港永不熄灭的灯塔,照亮传统与未来交汇的航路。
(张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