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承父志“为善最乐” 侨助湖头“医”路领先
“家门口就好医治好病”的幸福图景,在安溪县湖头镇正一笔一画具象为老百姓触手可及的健康福祉。不久前,由泉州市第一医院院长黄志扬、重症医学科主任林天来领衔的两个“名医工作室”,正式揭牌落户湖头(陆大)医院,在安溪乡镇医疗机构中首开先河。消息传开,欢欣鼓舞的不只当地干部群众,远在海外的泉籍侨亲李鸣羽女士同样喜出望外。因为此举标志着,这家由其父亲李陆大先生投资捐建的家乡医院迈上了高质量发展新台阶,不负“为善最乐”的父辈遗志,无愧父老乡亲的深情厚谊。
李陆大和其胞兄李尚大是改革开放后最早一批回国返乡捐资兴办公益事业的杰出侨领。2005年年底,李陆大回到家乡湖头。彼时,湖头医院空间狭小、建筑破旧、条件简陋,百感交集的他决心建设一所新医院以改善乡亲们的就医环境。然而,在医院筹建期间,2007年,李陆大突然与世长辞。“为善最乐!你能够帮忙人家就是好事,你在内心上、在精神上,都会感到很舒服。”父亲生前的谆谆教诲言犹在耳,为完成他未竟的心愿,李鸣羽及其家人无偿捐赠了50亩土地,并出资900万元助力医院异地整体迁建。2011年,崭新的湖头医院竣工投用。感念李陆大先生的无私奉献,医院增冠名“安溪陆大医院”,成为湖头镇及周边乡镇超10万人口的坚强“医”靠。
李鸣羽女士返乡期间走访湖头(陆大)医院
此后的年月里,李鸣羽女士与家乡的“双向奔赴”愈演愈烈,尤其是近年来,每年返乡探亲的频次有增无减。对于湖头(陆大)医院的发展,李鸣羽的关心关注不曾停歇,每到湖头必去现场走走看看,为医疗项目建设持续“添砖加瓦”。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得益于李鸣羽女士源源不断的慈心善举投入,我们医院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蜕变,正焕发着新的青春活力。”湖头(陆大)医院院长王庆南对近两三年医院的发展成果如数家珍。医疗资源“共建共享”——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泉州市第一医院、泉州市正骨医院等深化协作,依托专家资源力量,在湖头(陆大)医院构建了消化内镜中心、骨科微创中心、中医疼痛康复中心、国家名老中医治未病中心、普外科微创中心、妇产科微创中心等多个诊疗中心,并完善了皮肤科、口腔科、重症医学科等重点学科建设。其中,与泉州市第一医院共建的重症医学科,成功开展了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机的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的应用、连续动脉血压监测、深静脉置管、动脉血气分析等一系列新技术,仅去年一年就成功抢救急危重症患者108人次。医技人才“内培外引”——引进26名省市县级专家常态化到院坐诊,开展诊疗技术“传帮带”;轮番组织医护人员到三甲医院进行3个月“充电”,充分吸收先进医疗技术和管理经验。医卫条件“软硬兼施”——2000多万元资金注入医院发热门诊楼、挡土墙、文化广场升级改造、三级医院标准的洗涤室和消毒供应室、住院部外科楼层装修、食堂等基础设施建设,一系列高精尖医疗设备迭代更新。如今,湖头(陆大)医院门诊就诊人数已从过去每年的6万人次增长至18万人次,真正实现了把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留在基层治疗的目标。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除了“陆大医院”,时至今日,李陆大家族的慈善印记依然在湖头镇、安溪县乃至泉州市比比皆是。慈山学园、龙门隧道、安湖公路、振羽大桥、颖如大桥、安溪一中、安溪文庙……点点滴滴无不饱含着李陆大、李鸣羽不遗余力、世代相继的拳拳赤子之心,“为善最乐”的慈善基因早已化作春风劲拂侨乡大地。
(陈林森 谢金木/文 湖头(陆大)医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