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闽人闽事

福建华侨文物在京展出,见证“共和国印记”

日期:2024-10-11 10:36 来源:福建侨报

| | | |

由中国侨联、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中央企业侨联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共和国印记——侨心共筑中国梦华侨文物联展”近日在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北京)展出。其中,福建有21件华侨文物入选“共和国印记”见证物,12人/团体入选“共和国故事我来讲——华侨文物百佳讲述人”(详情见下方二维码)。本报摘登部分见证物,与读者分享。

留在开国上将、菲律宾归侨叶飞体内66年的子弹头  这一颗略带铜锈的子弹头,长1.3厘米,直径0.9厘米,重19克。这是叶飞将军于1933年冬在福安城外的狮子头客栈接头时,被特务击中留下的,在他体内长达66年,是他在革命战争中,出生入死、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最好见证。

 

 印尼华人林绍良捐赠家乡福清作为招商引资接待车辆的劳斯莱斯银刺Ⅱ型小轿车  著名福清籍印尼侨领林绍良于1992年底捐巨资400多万元从美国购买劳斯莱斯银刺Ⅱ型小轿车,用于家乡招商引资、接待外宾。这也是福清侨乡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见证了造福桑梓的赤子情与福清改革开放后30多年的发展变迁。

 

肝胆外科专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马来西亚归侨吴孟超的手术服  吴孟超院士是我国肝脏外科事业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这件手术服是他一生为肝胆外科事业贡献的缩影。

 

陈嘉庚护照  这是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1949年受邀回国参加新中国成立各项活动所用护照,见证了1949年至1950年间,陈嘉庚回国参政并最终归国定居的历程,体现了陈嘉庚对新中国的期盼与奔赴。

 

第一张基层侨联组织社会信用代码证书(厦门大学侨联)  厦门大学侨联成立于1981年12月30日,是全国高校最早成立的侨联组织之一,由在厦大工作的归侨侨眷、留学归国人员和侨属代表组成,在册会员120多人。成立40多年来,厦大侨联充分发挥高校智力密集、人才荟萃的优势,积极履行侨联职能,特别是成立了闽侨智库厦门大学研究中心,创新打造了“地方侨联+高校侨联+智库”工作新模式,实现高校与地方品牌叠加,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企业家、慈善家、印尼华人黄仲咸所获中华慈善奖证书、遗嘱公证书  1959年,黄仲咸应邀回国参加新中国成立10周年庆典,目睹了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的巨变,也看到了家乡的积贫,从此开启公益捐赠之路。2005年2月,黄仲咸和夫人立下遗嘱,将其一生亿万家产全部赠予福建教育慈善事业。这份证书就是黄仲咸造福桑梓的见证之一。

匈牙利佩奇市颁发给华侨何志强的公共事业杰出贡献勋章和荣誉证书  2015年,匈牙利佩奇市给华侨何志强颁发公共事业杰出贡献勋章和荣誉证书,表彰他多年来为推动佩奇市与中国友好交往,致力于双方文化交流及当地公益事业等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这是匈牙利政府部门为在匈华侨华人颁发的第一枚荣誉勋章,是中匈民心相通、友好交往的代表性见证物。

 

华侨博物院主楼  华侨博物院由陈嘉庚于1956年倡办,1959年落成开放,是我国第一座由华侨集资兴建的文博机构,凝聚了众多华侨情感和嘉庚先生深厚的社会教育思想。它既是中国第一家全面系统收集、研究、展示华侨华人历史和业绩的博物馆,也是包括有古代文物展、自然标本展的综合性博物馆,是全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省、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厦门市国防教育基地。

 

20世纪50年代兴建的漳州华侨新村  漳州华侨新村始建于1956年,由蔡梧材、林开德、林文图等华侨用侨汇出资,在漳州市区西姑池一带建成51幢南洋风格与闽南建筑相融合的红瓦坡屋顶别墅群。2018年4月,政府投资4500多万元以旅游景点标准将华侨新村打造成“侨村会客厅”,古韵与现代在这里完美交融,见证着侨胞的桑梓深情,成为海外乡亲的心灵寄托。

 

福建省华侨投资公司总经理、印尼归侨郭瑞人工作证  福建省华侨投资公司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于如何引导华侨回国投资的一种尝试,也是新中国初期华侨及港澳同胞积极参予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平台。泉州籍印尼归侨郭瑞人在公司的筹备、运作与管理方面倾注大量心血,引导华侨将资金投向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工农业生产,保护华侨正当权益,深受侨界认同尊崇。

 

1949年10月福建省龙岩县华侨协会成立系列实物  龙岩县华侨协会于1949年成立,1956年更名为龙岩县归国华侨联合会。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福建省第一个建立的县级侨联组织。

 

福建武夷山华侨农场有关档案资料  武夷山华侨农场是1966年10月国家为安置归国的华侨、难侨而建立的,先后安置了来自缅甸、印尼、越南等八个国家的归难侨3500人。此次入选的见证物中有农场钢印1个和早期文件2份。右图为1979年10月福建省崇安武夷华侨农场《关于接待安置越南难民的情况及做法的汇报》,记录了当时该农场在接收和安置来自越南的难民过程中所采取的具体措施与经验总结。文件不仅反映了中国政府对国际人道主义危机积极响应的态度,也展示了地方单位如何在国家指导下有效开展救助工作。

 

附件: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