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闽韵传情

梦幻恬美的世界

日期:2024-05-21 10:12 来源:福建侨报

| | | |
    ▲《闽韵流芳》







▲《闽都戏韵》系列
  郭嘉宁,1978年生于福州丹青世家,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人物画艺委会、工笔画艺委会委员,福建省民盟书画学会副秘书长,福州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福州市政协书画院画师,福州市晋安区、台江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福州市烟山画院副院长。作品曾获得第七届、第八届“福建艺术节”美术书法作品展优秀奖(最高奖)、“八闽丹青奖”第三届福建省美术双年展金奖提名、福州市第五届“茉莉花”文艺奖三等奖等各级奖项。出版有个人画集《工无界——郭嘉宁工笔画赏析》。
  没见到郭嘉宁时,单看他创作的一系列工笔女性题材作品,唯美、精致、细腻,带着梦幻般的味道,以为是一个女画家。在一次展览中,他介绍自己是“郭嘉宁”,让我吃了一惊,“怎么会是男的?一个男画家为何对女性题材作品创作情有独钟,他画笔下的人物为何能画得如此有飘飘欲仙的轻灵?”其后,在与他多次往来中,我慢慢地读懂了他,也看到这些女性题材作品背后的端倪。
  花有百媚千红,女人亦有万种风情,花和女人是造物赠与世间最美的风景。
  他笔下的人物仿佛都是倾诉:真希望被你遇见,在梦幻的季节里,可以盛你一季的芳华;真希望能靠在你的肩头,在那个星辰夜晚,让我们彼此忘记了尘世的疲惫和空虚。隔着薄薄的纸,仿佛我们都能闻到画上人物轻柔的呼吸,仿佛我们都能抵达他营造出的圣洁而美好的世界。那些青春少女带着梦幻顾盼生情,在明快流转的画面中,丝丝入扣地让她们的生命舒展开来,盛开起来!
  他的工笔画画面干净,没有过多的装饰,造型简约而恬美,故而呈现给我们一种可视性和丰富性,让观者有一种惊艳脱俗之感,灵气又逼人。众多女性人物画面中,他极其注重细节和肌理效果的处理,曲、直、细、粗、折、弯各不相同,勾勒出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形象。
  郭嘉宁,1978年生于福州丹青世家,自幼受其祖父郭德森启蒙,并受国画大师郑乃珖教诲。先后毕业于福建师范艺术学校、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生于艺术家庭,“血缘纯正”,从小濡浸在书画世界里,他喜欢一切纯真美好的东西,喜欢画画,仅此而已。平常除了在学校的教学工作,就是追求他的艺术世界。外面的世界喧嚣抚杂,仿佛离他很远。
  他把愉悦、精致以及对生活的热爱融入绘画里,带着他叙事性的唯美,徐徐拉开了他的窗帘,拉开了他梦幻般的世界。夜深人静时,一支画笔勾勒一切的美好。在他的笔下,人、物、事,在画里给“装饰化”了,也装饰了他的“梦”。于是,他的这些作品比现实中的人物场景更美妙且更生动。
  唐代张彦远有言:“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用笔直接关系形似与骨气,自然也关乎整幅画面的意境营造。郭嘉宁善于将写实与写意相结合,他的线条绵长而有韧性,流畅而含蓄,他的色彩温润而典雅,炫美华丽中透露着秀逸纯清且烂漫的个人绘画风格,他从情性“真处”着手,营造属于他自己的精神和情感领地,画面追求唯美,表现出雅静与清淡之美,给人以娇艳欲滴,万籁和鸣的艺术享受。
  他大胆借鉴西画的色彩与构成因素,营造了新颖且富有诗意的视觉效果。
  他的许多作品采用重彩矿物颜料进行多次渲染,用暖赭色调烘托整体氛围,同时辅以冷灰色,以平衡画面,力求在对比中出奇效。他将没骨画中交错点染和冲渍技法合理运用,使其画面既有色彩的厚重感,又不乏波光潋滟般的现代情趣。在人物衣饰的色彩和花纹上,他摒弃了写实性,把鲜艳的戏曲图案改变为平面装饰性的图式,同时主观调配色彩冷暖与黑白关系,突出工笔画的装饰趣味。
  当然,在他诸多作品中,我更喜欢他的戏曲人物画作品,我好奇他为何会画这些题材的作品。闽戏似乎早已离我们很远很远了,特别是对于八零后出生的人。
  闽剧作为以地方方言演唱的戏种,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在漫长岁月中,凝聚了老一辈人太多的记忆。与今而言,也是对曾经美好而单纯生活的怀念。小时候,郭嘉宁随着外婆听戏、看戏,在他的童年留下很深的印象。有时候甚至可以跟外婆哼上两句。童年的生活,那场景一幕幕地,像一出戏。他喜欢走近,并画这类题材的作品,于他而言,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追求和唤醒。
  闽剧舞台设置简朴,一桌二椅,深黑的天幕,戏一折,水袖起落处,扇开合,锣鼓响起,戏里戏外人生便粉墨登场了。在这些作品里,郭嘉宁用画笔谱写着柔性的歌谣,让我们一步步走进被唤醒的美,仿佛是现实与梦幻的两颗心共举着小伞,为我们擎起了水袖曼舞的世界,一下子仿佛满天的月光为我们装上了透明的眼睛。那风姿绰约、姹紫嫣红离我们越来越近,而无论岁月如何流转,枯藤的触角如何爬上我们的前额,一切的美好,终将盛开在绝世的祥光之中。
  (笔间
附件: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