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纳德正在演奏《孟姜女》。(马耳他大学孔院供图)
在马耳他,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对中文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股学习中文的热潮温暖着年轻的心灵,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世界的窗户。
在马耳他大学孔子学院,有一对“亲子学习中文搭档”——9岁的安德烈亚斯·斯皮特里和他的妈妈。安德烈亚斯的中文学习之路要从4岁说起。当年,他偶然结识一位中文老师,进入了奇妙的中文世界。后来,他跟着马耳他大学孔子学院的中文老师学习中文,至今已学了1年半,而他的妈妈也学了近10个月。母子俩经常互相“较量”中文词汇和文化小知识,探索中文的无穷魅力。
在2025年“汉语桥”世界小学生中文秀马耳他赛区决赛场上,首次亮相的安德烈亚斯头戴老虎帽、脸上绘着可爱的老虎纹,边唱边跳《两只老虎》,不仅展现了语言才能,更用满满的童趣和活力感染了每一位观众。在此次比赛中,他荣获二等奖,成为小朋友们心目中的“小明星”。
获得2025年“汉语桥”世界小学生中文秀马耳他赛区冠军的是11岁的伯纳德·维拉。赛场上,他用流利的中文演讲《我与中文的故事》,用小提琴演奏《孟姜女》,琴弦上流淌出的旋律如涓涓细流,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当得知孩子获得冠军时,伯纳德的妈妈热泪盈眶。为了让孩子学习中文,她特意申请了这所学校。“我希望未来能到中国学习机械专业。”这是伯纳德的梦想。
在“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马耳他赛区比赛中,14岁的雅森·格雷获得三等奖。此前,他的妈妈认为中文难学,并不支持他学习。雅森就利用网络资源在家自学,不仅成功通过了汉语水平考试二级,还在学习中文的过程中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雅森的努力没有白费,在比赛中收获奖项后,他激动地说:“学习中文让我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和文化的深度,我希望能把这种热情传递给更多的人。”
15岁的卢卡·纳乌迪是中文学习热潮中的佼佼者,今年是他第三次参加“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他的中文学习之路充满了成就感。从八年级首次参赛,并获得“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马耳他赛区中学组三等奖,到九年级凭借出色的表现赢得二等奖,今年更是斩获一等奖,他感到无比幸福。让他特别兴奋的是,他将有机会代表马耳他到中国参加全球总决赛,圆了心中多年的梦想。卢卡表示:“能去中国比赛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我希望未来能带着家人朋友一起去中国游览,体验那里的文化和风景。”卢卡的父母对他的进步深感欣慰,称“中文已成为卢卡最擅长的语言科目之一”。
威廉姆·圣·安吉洛学习中文已有5年,自小学第一次接触中文体验课起,他便坚定选择了这门优美的语言。在2025年马耳他全国汉字书写比赛中,他获得中级组二等奖,并在“汉语桥”中学组中获得三等奖。他的爸爸表示:“受到哥哥的影响,现在小女儿也要开始学习中文了。”
如今,学中文的热潮,正为马耳他年轻一代描绘出一幅更加多元与美好的未来图景。对这些进入中文世界的马耳他青少年来说,学习中文不仅开启了文化探索之旅,还为自己的人生增添了更多可能。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与中国文化相连的美丽故事,展现出希望与梦想的光芒。
(作者聂爱霞,系厦门大学副教授、马耳他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