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搭平台,凝聚侨心侨力。一是举办首届“嘉庚论坛”。2016年4月,由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促进会等成功举办了面向海外的首届“嘉庚论坛”,论坛邀请了15个国家和地区、200多位海内外华侨社团、侨商领袖、知名专家学者参加。“嘉庚论坛”大力弘扬嘉庚精神,为对接东盟辐射海丝战略及搭建文化交流平台走出了关键的一步。街道在陈嘉庚先生出生地集美大社配套举办“家风嘉训传承”活动。二是拓宽海外联谊渠道。重视海外联谊工作,加强与海外侨团、侨领和华裔新生代联系,拓宽与港澳台及海外联系渠道。先后组织有关人士和企业家出访东南亚等国家,进行拜访华人华侨社团、华人代表人士、考察企业等公务,累计接待海外团组2000余人。三是做好引资引智促进经济发展。开展精准招商工作,引进侨台港资助力打造海西硅谷、海西文化演艺中心、海西商务商贸物流中心、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力促产城学人共进,体现新时期集美弘扬嘉庚精神的新作为,为集美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注入新活力。
二、树品牌,弘扬侨乡文化。一是打造侨乡文化品牌。认真倾听海外同胞坚定文化自信、续写嘉庚精神新百年辉煌的呼声,协助区侨联开展建设中国最美侨乡等课题研究。协助办好海峡两岸龙舟文化节、世界华侨华人美术书法展福建展区作品展、 “海丝”东盟文化艺术展等活动,推动建成东盟(集美)交流中心。二是加大嘉庚建筑保护力度。大力推动嘉庚建筑的修缮保护工作,目前已有13栋嘉庚建筑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立侨房修缮保护工作小组,启动保护性修缮和加固工作。抓好鳌园、陈嘉庚纪念馆、陈嘉庚先生故居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陈嘉庚纪念馆被中国侨联授予“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三是推进特色侨房保护工作。建立“一房一档”的侨房数据库,全面摸清辖区侨房基本情况。协助区委统战部策划出版了《凝固的旋律-集美特色侨房集萃》一书。对特色侨房进行修旧如旧的修缮并加以利用,如陈文确、陈六使家族后裔将文确楼物产捐献给集美街道改造成“陈文确陈六使陈列馆”和全国首家以华侨文化为主题的“嘉庚邮局”。
三、创形式,做好新侨工作。一是开展“人文集美·印象侨乡”系列活动。采取线上“三行情诗”、“摄影比赛”,线下实地参观、体验主题活动的模式,组织辖区高校港澳台侨生和留学生参加,使他们融入集美,了解集美,进而了解中国。二是开展夏令营、冬令营系列活动。坚持每年利用寒暑假举办海外华裔子女夏令营、海外华裔子女冬令营、香港集美校友会后裔夏令营,组织邀请华侨华人及子女观看集美新发展新变化。三是联络感情鼓励创业。建立新生代华侨华人微信群、QQ群等沟通平台,提高沟通效率,及时为新生代答疑解惑,增进感情,吸引海外优秀留学人才和新生代华侨华人落户集美创新创业。
四、建机制,维护侨胞利益。一是完善侨联组织建设。按照《中国侨联章程》的规定,根据实际工作情况,总结街道建制以来的侨务工作经验,建立健全侨联组织机构,将侨联组织建设纳入党建目标责任制,由专人负责侨联日常工作,同时在所辖五个社区分别成立侨联小组,按照“五有”标准,开展规范化建设。二是建立健全救助帮扶工作长效机制。每年坚持对辖区困难归侨侨眷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建立困难归侨数据库。将符合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条件的贫困户纳入低保补助;协助下岗失业人员参与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在春节、中秋等节假日开展走访慰问侨联委员及特困归侨活动;开展“侨帮侨”等活动,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归侨侨眷子女提供学费补助。三是依法维护侨胞合法权益。加大对侨务法律法规宣传力度,提高侨胞依法维权的意识,营造了“知侨、爱侨、护侨”的良好社会氛围,优化了为侨服务工作环境。近年来共接待侨胞涉及侨房纠纷、土地归属、侨房改造、寻亲认祖等来信来访十余人次,办结率100%。
集美街道在省市区各级侨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在凝聚侨心、汇聚侨智、发挥侨力、维护侨益等方面取得较好成效。下一步,街道将进一步落实《国家侨务发展纲要(2016-2020)》,充分发挥集美街道侨务工作优势,弘扬陈嘉庚先生爱国爱乡精神,联络团结海内外侨胞侨眷及港澳台同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街道侨务工作推上新高度,为街道社会经济发展多做贡献。